應用范圍住宅、醫院、老年建筑等
服務項目建筑驗收檢測
服務內容房屋安全檢測
服務時間24小時在線
檢測類型抗震性鑒定
房屋危險性鑒定應按A、B、C、D 四等級
檢測地區全國
服務合同一式三份
是否現場檢測是
檢測項目樓房完損性鑒定,廠房檢測
出報告時間3-7天
鋼結構工程材料及焊接質量檢測項目包括: 1、鋼材的抽樣復驗:鋼材原材料力學及工藝性能檢驗,60t為一個檢驗批; 2、高強度螺栓連接副預拉力或扭矩系數的復檢。同一材料、爐號、螺紋規格、長度、機械加工、熱處理工藝及表面處理工藝的螺栓為同批,同批數量3000套。扭剪型高強度螺栓和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按施工現場待安裝的螺栓批中隨機抽取,每批取8套進行復檢。 3、摩擦面抗滑移系數檢測,按制造廠和安裝單位,分別以鋼結構制造批為單位進行抗滑移系數試驗。制造批可按單位工程的工程量每2000t為一批,每種表面處理工藝單檢驗,每批三組試件。
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針對房屋抗震承載力不足整體性不良易倒塌部位和明顯扭轉效應等不同的情況,有下列不同的加固方法:
1提高抗震承載能力
1.1外加柱加固,在墻體交接處加現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加固,柱應與圈梁或現澆樓板連整體,外加柱必須有基礎;
1.2夾板墻加固,在墻體一側或兩側采用水泥砂漿面層鋼絲網砂漿面層或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
1.3拆砌式增設,對強度過低的原墻體可拆除重砌或設抗震墻;
1.4補充和灌漿對于開裂墻體可采用壓力灌漿補,對強度等級過低的墻體可用滿墻灌漿加固
2加強房屋整體性
2.1當圈梁不符合要求時應再圈梁外墻圈梁一般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內墻圈梁可用鋼桿或在進深梁端加錨桿;
2.2當縱橫墻連接差時,可用鋼桿錨桿外加壁柱外加圈梁的方法;
2.3樓面梁的支撐不足時,可增設托梁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3加固易倒塌部位及防止扭轉效應:
3.3.1為防止扭轉優先在薄弱部位增砌磚墻或現澆混凝土墻;
3.3.2對易倒塌應具體對待,如承重窗間墻太窄可增設鋼筋混凝土窗框或用面層夾板墻加固;
3.3.3隔墻無拉結需采取錨接措施。

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辦理流程——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項目實例分析:
1 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某學校的教學樓于1985年設計,為6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面積為4243m ,一至五層層高為3.6m、六層層高為4.1m,建筑總高度22.1m,基本柱距、開間尺寸為6.6m X 3.6m;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223—2008)第6.0.8條,本丁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抗震等級為二級;基礎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柱下立基礎,原設計框架及現澆梁板一、二層用300號混凝土,三、四層為250號混凝土,四層以上為200號混凝土,樓梯現澆混凝土均采用200號。水箱問屋頂現澆混凝土用明礬石膨脹劑混凝土,各樓層均為預制板、屋面板為現澆混凝土結構,多孔板選用省標皖G401(一),框架填充墻頂部與框架的拉結按CG329P19(~)節點施工。防潮層以上的磚墻均采用75號、25號混合砂漿,200寬的墻為空心砌塊墻,120寬的墻為磚墻應沿柱全高每隔500ram設2 6拉筋,現澆板帶凡小于100mm 的采用皖G401(一)P7節點,150mm~190mm現澆板帶放3 10鋼筋再用200號細石混凝土填實。根據程勘察報告顯示,本工程場地未發現影響建筑場地穩定性的斷裂構造,已建場地屬穩定的建筑場地。市抗震設防烈度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地震分組為組。已建場地覆蓋層深度約28.0 30.0m,建筑場地下20.0m深度范圍內場地土類型為中硬土,綜合判定建筑場地為對抗震有利的Ⅱ類建筑場地。
2 抗震檢測結論
根據《建筑抗震標準》第1.0.4及1.0.5條,本工程可按后續使用年限為4O年的B類建筑進行抗震。
現場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實測結果如下:一層柱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6.5MPa,二層柱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6.3MPa,三層柱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6.4MPa,四層柱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6.4MPa,五層柱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9.4MPa,六層柱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4.3MPa,一層頂梁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7.3MPa,二層頂梁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3.5MPa,三層頂梁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5.0MPa,四層頂梁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8.7MPa,五層頂梁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7.0MPa,六層頂梁現齡期混凝土批量強度推定值為23.5MPa

建筑結構現狀復核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現場采用DISTOTMlite5型激光測距儀、鋼尺等工具對建筑、結構布置及構件進行了現場抽查測繪,主要包括軸線尺寸、房屋層高、結構布置、結構構件尺寸進行了現場測繪。經現場檢測,2、3號樓南面陽臺屋頂A~B軸之間均沒有設置混凝土梁,與設計圖紙不符;其余各單元結構布置(梁、柱、構造柱、圈梁、墻體等)與原設計基本相符。
現場對個別柱、梁的配筋情況進行抽查檢測,檢測方法為:鑿開構件混凝土保護層,直接查看構件配筋情況,并輔以SM00型鋼筋探測儀對構件的配筋情況進行復核。檢測結果表明,部分梁、柱截面配筋與設計圖紙不相符合。檢測結果見表5-1~2。
鑿開混凝土構件后,亦對混凝土碳化情況做了檢測,發現混凝土碳化程度較小,大部分在2~6mm左右,實測梁柱鋼筋保護層厚為20~40mm,故目前碳化情況影響較小。

抗震安全檢測的必要性:
抗震的方法可分為兩級 ,級中包括了結構體系、整體性連接、局部構造及墻體承載力的基本要求,第二級是以抗震能力指數為衡量指標進行評定的。級有時往往并不能滿足要求,需要進行第二級,因此抗震概念對于抗震來說顯得十分重要。現有建筑結構在進行抗震時,借用“抗震概念設計”來描述其基本要求,即根據地震震害和工程經驗所獲得的基本設計原則和設計思想,不經數值計算,對現有建筑結構的總體布置和關鍵構造進行檢測,從多個側面的綜合情況來衡量現有建筑的整體抗震能力。根據使用要求采用不同設防分類的設防標準,諸如:有利、不利、危險地段的選擇和處理;設計近震和遠震的地震影響的區分;構件延性構造、強連接弱構件等。這些抗震概念應貫穿始終,與此同時,還應考慮兼顧延伸以下5 個層面。
1) 現有房屋綜合抗震能力判斷。不僅要從抗震構造和抗震承載力兩個側面進行綜合分析,還要區分結構構件失效后的影響是整體性的還是局部性的,當現有承載力較高時,除了保證結構整體性的構造外,其他延性方面的構造要求可稍低。
2) 抗震的重點部位和一般部位。進行抗震時,可區分重點部位與一般部位,對影響整體抗震性能的關鍵部位做認真檢查,關鍵部位的確定則依據結構的震害特征,不同的結構類型有不同的部位。
3) 建筑場地條件和基礎類型。一般只要不是地基存在缺陷或處于不利地段的場地,可不進行抗震。對于不利地質或場地,上部結構的有關構造需要加強。
4) 合理性檢驗。抗震時,如舊房規則而且傳力途徑合理,與新建工程需采用相同的尺度衡量。如果不規則、不合理,則處理要求與設計應有所不同,對有關部位應提高要求,對傳力途徑不合理的結構,要注意抗震薄弱的程度,相應提高相關的要求。
5) 材料要求。抗震時應先明確結構構件實際達到的材料強度等級,加以控制。這樣做的目的:a. 為了判斷結構實際具有的承載力;b. 為了在一定程度上縮小時抗震驗算及后期加固的范圍。
鋼結構損傷檢測技術具體有一下幾個方面:1.幾何量的檢測:裂縫的檢測包括裂縫出現的部位(分布)、裂縫的走向、裂縫的長度和寬度。觀察裂縫的分布和走向,可繪制裂縫分布圖。裂縫寬度的檢測主要用 10 倍~20 倍讀數放大鏡、裂縫對比卡及塞尺等工具。裂縫長度可用鋼尺測量,裂縫深度可用薄的鋼片插入裂縫,粗略地測量,也可沿裂縫方向取芯或超聲儀檢測。2.結構變形的檢測:測量結構或構件變形常用儀器有水準儀、經緯儀、錘球、鋼卷尺、棉線等常規儀器以及激光測位移計、線測距儀、全站儀等。結構變形有許多類型,如梁、屋架的撓度,屋架傾斜,柱子側移等需要根據對象采用不同方法和儀器。3.結構材料的性能檢測:在我們對機構材料的性能實施檢測過程中,需要選取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測量指標,諸如孔洞、氣泡、漏焊以及尺寸等;對于鉚釘以及螺栓的檢測部位來說,一般考慮錯位、漏鉚等情況。
http://www.188jie.cn